Thursday, November 19, 2009

我不是我?

名字,是从小就跟随着我们的代号。一般上,我们乐意的被它全然标签,即“我就是我的名字,我的名字就是我”。但人处于低潮期的时候,往往有负面的自我形象,会开始不满意自己的状态,有的甚至是看见镜子里的自己就有厌恶的感觉,或听见自己的名字就希望找个洞钻,因为做那个自己是件可悲的事。当下除了有强烈的“改变自己”的冲动外,就是反反复复地被自己的负面意识所攻击。有人犹豫,有人忧郁;有人自卑,有人伤悲,种种负面的情绪天天准时拜访。

更可怕的是,人总会不能自己地越陷越深。连勉强自己挤出一点笑意都需耗费很大的力量才能了,怎么可能有办法全然地脱离悲伤的根源呢?其实,真正无法卸下的不是丑陋无能的自己,而是我们扮演的角色而已。

人类一辈子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放宽你的视野,仔细察觉你从小至今所扮演过的角色,你会发现,并不只是学生,或孩子而已。打个比方,我们可以很认真地扮演着散播爱的角色,可见于我们对待家人,朋友,或甚至是需要帮助的路人的时候。我们也可能同时扮演着,分享欢乐的角色呀!有人什么都不作,光想笑话或幽默地搞乐气氛就有得他忙了。有些人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。他可以长时间的唠叨说教,也可以认真做好自己,为他人立榜样。也有些人整合了这些所有,一辈子都在努力的扮演者一个“好朋友”的角色呢!你瞧,同时间,我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面,不同的状态。相同的,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与行动。

但往往我们过于认真地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,我们会忽略了其他。那种过于沉溺在某个角色中的危险性是,你将摆脱不了那个角色为你设定的模式。模式,是我们思想,情绪与行动的整合。当一个人处于低潮的时候,不止他的思想不断的苛责自己怎么样失败于扮演那个角色,还每每想起的时候,负面情绪一拥而上。在这样的杂乱情绪中,人又怎么会有能力去所谓“理智”地处理问题呢?

我们可以做的是,暂时卸下现在你自觉无法称职地扮演的角色。当一个人可以清楚地明白,自己并不是他所扮演的角色时,他就可以进出自如。因为他知道,他不但可以暂时退一步,远离水深火热的局势,他还可以更有智慧地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正面临的难题。例如:有人的恋情亮了红灯,日日都有她的世界即将崩塌的恐惧。她只要去察觉,自己的伤心点在哪里,她就不难发现,原来就只是“扮演女朋友的角色”出了错,即XX的女朋友(其实是自己)真失败,但“我”并不失败!检视了自己当女朋友的时候习惯了的模式问题出现在哪里,便可以更清醒地从负面情绪中抽身出来,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去给自己建议一些康复程序,才不至于钻牛角尖,刹那间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完全失败的人。

所以,你就是你。并不是做学生,做孩子或做情人的时候的你而以。那个你没发现,却隐藏在你的认知背后的自己,是圆满的,强大的,有智慧的,充满爱的。

Tuesday, November 17, 2009

我们说的七千句谎言

谎言:不真实的,骗人的假话

我近来常给自己这样的提醒,即尽可能都不说假话。我们的社会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洗礼,雕筑出了一个又一个我们会趋之若鹜地响应的文化。其中一项便是我今天想要带出的“说谎话”的现象。今天不是要做生活常规教育,灌输大家“好孩子要诚实”这件事。我倒是想要针对“说假话,有必要吗?”来探究现今我们知晓不诚,但却免不了的惯性行为。

字面的意义告知我们,凡是不真实的话,无论凭着怎样合理的解释在骗,都是谎言。想着想着,我心中萌起了几项疑问:“真实不真实,我们是否都懂得辨识?”,“善意的谎言,一定比残酷的事实来得好接受吗?”以及“若总须依靠谎言来过日子,会快乐吗?”

我们都知道,我们的认知都依据我们所见所闻来构筑。价值观,更是成长环境或个人经历塑造出来的。假若,我们的价值观是具偏见,扭曲的,那所有印入眼帘的实像,都可能被错误的解读。用了拐离真相的诠释法去探查我们的所见所闻,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思考点是根据一个假像开始的呢?那延之而来的“个人想法”是否就是假话?

比如说,在我们的价值观里,我们对某种类型的人是存有偏见或甚至是厌恶感衍生的敌意的话,我们难免在评论事情的时候,会显现我们对他们的负面评价。但却正是因为我们也存有,“不可以讲别人坏话,那不道德”的观念,所以在长篇大论之后,会加上一句虚假的“我不是对他有偏见,我说实话罢了”。那个人或许以为句子这样收尾,大家就不会认为他们在贬低他人,但事实上,无论如何结果都是一样。除了这个现象之外,大家也可以参考大部分的人在谈论“宗族歧视”这个课题的时候,是有多么虚伪。表面上宣扬自己有多么的博爱,对所有的宗族一视同仁,但真正进入冲突,或事情切身感受的时候,却一句“我就知道,XX人就是这样...”

所以,以上的例子都是,说着不是实话的人,怎么样自以为自己说的话是真话的现象。但是,社会里有太多我们预知不到的复杂却必须服从的人情世故。根据很多人的逻辑,实话有时候是不宜说的。我不认同这点。我反而觉得说谎话的负面后果比实话来得多很多倍。但重点是,实话何时说,那里说,怎样说,对谁说是我们需要小心思考的。

曾听说,真话如果不懂得修饰,就最好把它掩饰。没错,说实话,不代表就一定是直性子的人,即冲动又无知地说着人家不要,不想,也不需要听的话。我邂逅了很多说实话,但却比任何人都有谈话艺术的人。他们不只诚恳地道知事请的真相,还懂得控制谈话的气氛,能完整地传递当事人欲表达的心声。我就是欣赏这样的人,也期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。

你们可以开始发现自己是否有这样的习惯。说了每一句话,都回想“是真的吗?”,比方说人家问你,“你好吗?”,回答了“好”之后想一下,真的吗?或者,迟到了别人问你到哪里了,你说“on the way”,有时不是真的。我读过一份报告,说着人类每天所说的话,有70%都不是真话。大部份都是数据上,程度上的假。更严重的甚至是刻意说某些话,来让人家以他期望中的方式来误会自己。还有,别说“我很少想东西”或“我很少跟自己讲话”这回事了。

根据专家的报告,人类每天对自己说的话至少高达一万句。以此类推,70%的谎话,是否代表我们每天都会习惯性的说7000句谎言?

Monday, November 16, 2009

网友的提问


我有没有价值?

感谢你的提问。既然这是个假设性的问题,我无法太深入地去剖析事情的内在根本。我看见问题中的当事人可能面对的不是“价值感”的问题,而是外在形象“有没有价值”这回事。

有时,我们会为了提高自己的“市场价值”,努力地改造自己或放重本地投资在自己的身上。无论是提升衣着品味或扩展学识,都冲着同一个目标来进行,即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别人愿意花时间,花精力或甚至是花钱在自己身上的人。这就是“市场价值”之说。

但其实,心里真正追求的,也只是“自我价值感”。你会惊讶的发现,原来每个人对于价值感的需要是何等强烈。一个人的年龄越高,对价值感的需求有时候也会随之增长。老人家退休了之后闲着没事做容易烦躁,管身边的人管得越来越宽,爱发表伟论或严重的“教育小辈”使命感,都是因为自身的价值感,如同钙质般渐渐流失了。

那对于年轻一辈的我们而言,价值感的培养需从何做起呢?觉得缺乏价值感的时候,除了攻击让你有这种感受的人之外,我们还能做什么呢?常常,与他人的关系越来越僵硬紧张,是因为我们心里深刻地感受到,对方的眼里,我们是没有价值的。这种挫败感,有时还会因为自己忽然回想自己有多努力做好自己,为别人付出,或怎么样无辜被误解,而加倍的委屈。

往往,我们都会下意识地架起傲慢的姿势,启动自我保护系统,然后竭尽所能去攻击让你觉得没有价值的人。我们都会稚气的以为,只要贬低他人的价值感,自己的价值感就会随之提升(因为至少出了那口冤气)。但事与愿违,不止让战争更加激烈,连自己的价值感也断送了。

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?因为,我们这一代的人,有严重的“匮乏价值感”的现象。或许是长辈的教育方式出错了,我们打从心里都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,除非得到外在的肯定或认同。所以,当唯一的成绩单(别人对自己的评价)满江红的时候,我们就会开始困惑沮丧,轻者丧失自信,重者扭曲个人原则,宁可摧毁他人的价值以平衡自己的缺乏。

我想强调的是,个人价值不建立在他人的论断。即使你的情绪实实在在地告诉你,你的价值真的需依赖别人的赞美或认同才是真的,也不要相信。我们往往轻信于我们的情绪,因为我们以为那些让自己心里深刻难受的,一定就是事实。然后就开始崇尚外人为你构筑的假象,对那些错误的,扭曲的观念深信不疑。

无论自己现在常与怎样的人相处,我们都有能力去选择继续或停止交往。同时,我们也有能力去察觉对方对我们的影响。察觉之后,我们也有能力去决定,想不想要继续在这样的影响下过日子。别人的不认同固然可以显现我们思考的盲点,但需要记住,他人对自己的论断与评价,是赞美或批评都好,永远都只是他们凭着当下的感觉或思考角度而发表的而已,并“不是事实”。

今天你可以开始做的功课是,去重新发现,自己是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。这个世界或许不会因为你的消失而改变,但一定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改变。

Saturday, November 14, 2009

不压抑,要处理

情绪是我们的思想的杰作,换句话说,它是回应你思想的一种最直接的形式。一个人可以因心理有句“我不可以脆弱”而逼迫自己强颜欢笑。但就正是因为明明是脆弱的内在,因为没法疏通负面的情绪能量,而强化了“我脆弱的话,人家会看不起我”或甚至延伸至“人家看不起我的话,我就没人爱我了!”的扭曲思想。

因此,情绪可以是面镜子,诚实地映照出你的“真正恐惧”。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对某些事物的恐惧。有些人惧怕被遗弃,有些害怕自己没有用,也有人对生离死别有很深的恐惧。大家可以玩一玩这个游戏。

我:最近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不舒服吗?(伤心,愤怒,失望,恐惧等)
你:我很不爽我的朋友在背后讲我的坏话的行为,它很没道德!
(很多人都会停留在这个阶段去批判朋友的行为的是与非,但恳请大家多走几步。)

我:你朋友这样做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?
你:生气,失望,有点伤心
(能够跨步到察觉内心对于事情的发生所衍生的相对反应,很不错了。)

为什么你不能接受朋友这样做呢?
你:因为我绝对不会这样对待我的朋友。
(真正的答案慢慢浮现了)

我:为什么你不会这样对待你的朋友呢?
你:因为,我对朋友是很体贴的。当我说他们坏话的时候,一定是他们伤害到我了。
(开始揭露事实的真相,而不光在谈论表面的实像)

我:为什么你想要对朋友体贴呢?
你:因为我想要别人这样对待我。我害怕伤害别人
(原来自己有这样的心理需要)

我:如果朋友不这样对你的话,你会怎么样?
你:我会很惨很可怜,我变得没有价值。我没有人爱我。
(答案揭晓:你不能接受自己没有价值,而且恐惧别人讨厌你,不接受你。)

知道了实像背后隐藏的事实,我们便可以针对最里面的伤痛或恐惧去处理了。比如像上述的情况,别浪费时间在批评对方行为的是与非。因为让你难受的不是他们的行为,而是他们的行为,勾起了你的恐惧。恐惧是你的,别总是把负面情绪归咎于外面的人。就如张德芬教授所言:“亲爱的,外面没有别人,只有你自己。”

这也说明了,EQ高的人,不会只停留在步骤一,然后强自压抑负面情绪,勉强自己开心面对。
所以,“控制”情绪,和“处理”情绪的分别,了解了吗?

Friday, November 13, 2009

人的情感面

人类终其一生,都在用他的情感面去和所有的人事物连接。既然,人类的情感是天赐的福气,为何外头还有那么多大人在以自己没啥感觉而觉得自豪呢?我常认为,没有什么理性感性的,一个惯性地将“我是理性的人”用来标签自己的人,不是不懂得表达他的情感面,就是他压抑得严重。

我们越受社会的洗礼,就越容易丧失感知的能力。忆起童年,一个小孩,痛的时候流得出眼泪,气的时候懂得捶枕头,快乐的时候懂得捧腹大笑,害怕的时候懂得找妈妈,是何等聪慧呀!大人却总在误导孩童,“做大事的人,不准哭”,“小孩子别笑这么大声,没礼貌”或“不服气你也得闭嘴,我是长辈!”等等现实,简单却不怎么“人性化”的观念。讽刺的是,当一个大人面临职场危机或婚姻亮红灯的时候,咨询心理医师时,总在重新学习如何像小孩一样疏通自己的情绪。

EQ已普遍地受到大众的注意,但却有些少的误解藏在里头。我发现,大家已不太懂得辨识“压抑,控制”情绪,和“处理,疏通”情绪了。前者,有如扬汤止沸,能够暂把表层的症状消退,但长远来说,对自己的身心灵是绝大的伤害。后者听起来比较麻烦,但却是最健康最有效的应对策略。

情绪是能量的化生,不懂得转化它,而由它阻塞在身体里的话,只会让自己的想法,决定或甚至是遭遇,受到情绪的操纵。想一想,我们还真的需要多多向孩童学习呢!

Wednesday, November 11, 2009

不枉此生

存在主义智商发达的人终生都在思考“生存意义”这件事。每时每刻,都关心环绕这个课题的细节,不止深研探究,有时更是在与自己争战着,自己的生活动向是否依着先前所拟下的人生版图进行着。

有人觊觎荣华富贵,有人沦为一介庸民也甘之如饴,可见对于人生的展望,人人皆把持不同的观想。曾听闻有人把“成功”二字贴上额头以鞭策自己努力上进,也有人悉心感知察觉内心的真正需要,以活出丰盛的自己。其实,无论牵领我们的步伐的是哪门学说,我们只求“不枉此生”呀!

人生七十古来稀。我常思索,当人生的旅途走到那个站时,自己的心境会是怎样,抑或是若有机会的话,我会怎么回到过去,规劝现在盲目任性的我?

Monday, November 9, 2009

社会崇尚的假象之比较

这个社会,崇尚着很多我可以理解但无法全然的认同的观念。例如:“成功必须要先苦后甜”,“做人不现实就不快乐”或是这篇主要要讨论的“人必需要经历比较,才能进步。”

进步不是逼迫出来的。倘若一个人总需要依赖比较心理所供给的压力来成长,那我们都可以预想他走得不远。很多真正成功的人,之所以不断进步,是因为打从心里,那成果是他们真正想要的,而不是一味不想被比下去。

我们的社会里有太多肤浅表面的激励言辞,听起来像道理,但其实对事情的帮助不大。我们固然担忧一个人过分自我,不屑和他人比较,连自己已落人后了都无所谓的问题。但回想,真正的问题是这个人没有热忱,没有上进心,还是大家所谓的,没有“正面的比较”呢?

我从小到大都是比赛的常客,庆幸我常是得奖的那个。我不禁猜想,那些失败的人,有了失败的经验,导致他们心里造就了错误的想法(我不比别人好,我很差等),而每每遭逢挑战的时候,心里都会萌起负面情绪(很紧张,很没有信心),而正是这样,才直接影响了每一次的表现,让他们被动的成为了失败区的常客。那比赛不就没意义了吗?

我想说,每个人真的都是独特的个体,用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式,展现着与众不同的光彩。不相信这句话的人,百分之百是社会里现实悲观主义的主张者。他们有说不完的“人生道理”。但到底有多少个智慧是我们可以一辈子跟寻的呢?

比较与接受

有人说钱是万恶之源,我却不那么认同。其实真正制造问题的是“比较”。深一层的去想,世界上有哪个冲突不是比较心理造成的?

冲突的发生,有时是一种观念上的对立,或者是沟通上的误会。但其实真正激发我们心里的负面情绪的往往是“我绝不可以输给你”的比较心理。当然,有人会争辩说,“冲突有时候不是因为担忧别人比自己好啊!”请放宽这方面的视角。冲突的发生,也有可能是自己与自己的比较。

可否在经历不安或不满的时候,不自觉地把重点放在“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”身上?越难过,就越比较“自己和以前怎么不同了”或甚至是“自己和期望中的自己落差太大”。而这就是我想要诠释的“比较心理”怎么造就一般的冲突。

而让人可以突破这点,缓和局势,并化解冲突的关键在于“接受”。听很多人聊起他们的问题的时候,我都回例行地抛出这个问题:“你是不是还不能接受?”比方说,前男友与友人分手后不久竟然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,友人便愤怒悲伤交错地评论对方有多么不应该。我的观察总是告诉我,她还不能接受关系的完结,并且还矛盾地在“他说他爱我的,但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?”和“他都已经跟我分手了,他为什么不可以爱别人?”这两极化的观点之间挣扎。

其实,只要真的打从心里“接受”了两个人关系已有所转变,不止角色扮演不同了,连心中的连接也暂时断绝了,自然而然就会不必对另一方接下来的行动有所反应,更佳的是,可以带着祝福看着对方找到幸福。因此,若你在这样的矛盾中,请不要宣告那些肤浅表面的“我接受了!”“我很好啊”。是伤心是委屈或是愤怒,了解你的人不用几秒就知会了。明明知道骗不了人,而且了解压抑是不健康的,那“撑”来干什么?

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,因为“比较心理”呀!害怕被抛弃之后,对方比自己过得好。或是不堪回想自己曾有多么幸福,现在好惨啊!心中暗自比较,因此中要装得若无其事,更糟的是还要装快乐,嘻皮笑脸地对待真心关心你的人,值得吗?

Saturday, November 7, 2009

三种人

生活方式是决定人生方向的根本。换句话说,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,无论大或小都会对你接下来的际遇有所牵连及影响。有人说,一秒之间的决定,可以改变一生,就是这回事。战乱的时代,一个去从军的决定,会让那个人从此以后都回不了家乡。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,事情的发生,不止没惊喜,而且往往都能“被安排”。因此,就给了大家一个错误扭曲的观念:“我现在做什么决定,不会有什么大影响的”。

反之,不止所作的决定会影响接下来的遭遇,连你的想法,你的价值观,你的感受及你的期望也将深深地刻画着你会有怎样的一个未来。你若停止思索,你将庸庸碌碌地过一生。你若停止成长,结局也一样。

我给大家一个比喻。社会中有10%的人是卓越的人,10%是寄生虫而剩下的80%皆是平庸的人。其实,无论你怎样懒惰,怎样“做错决定”,我们也将自动地被编排至“庸俗”的那型。因为,我们活在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,不但有机会受教育,还有机会目睹很多可以激发思考成长的事情,简单一句:“再差再糟糕,也死不了”。

但,还在织梦年龄的我们常常恐惧自己将沦落到最差劲的10%(因为父母是这样说的),而强迫自己跟随大队,“反正要死大家一起死”。最后当然没那么差,但一定没啥成就,庸碌成了你的代号。 我本身非常欣赏“有主见有行动”的年轻人。有着独特的见解不在话下,懂得捉紧任何的机会学习及发挥,并乐观地展望辉煌的将来。但不可忘记的是,要成为那卓越的10%,光拥有上述“优秀生”的特质是不够的。 更重要的是,你怎么“生活”。

回到生活方式这个部分,我们姑且把生活分割成五大区块。
“参与者心态”所进行的活动,将占你的生活的五份二。
“成就者心态”的将占据至少五份四。

给大家一个例子: 费利普的生活:“上课,补习,运动,打电动,休息。” 所以,以学术的层面去预想费利普的未来,上课及温习只占了五份二,他大可能只是个庸碌的普通人。因为参与者心态不可能造就卓越的成功人士。

有时候,我们很想扩大我们的学术层面,即从五份二开拓至五份五,以为这样就一定能成功。但也错了,要勉强一个人从参与者心态转化成成就者心态,比重新塑造那个人更为困难。因此,把自己放在“对的位置”成了首要考量。 你的生活,是怎样分配的呢?

上课,温习,交际,交际,休息?
上课,音乐,电影,交际,交际?
上课,温习,上课,温习,瘫睡?
交际,交际,运动,上网,上网?
上课,成长,音乐,运动,交际?

从哪个角度出发?

很多人都很在乎“预想展望结果”这回事,而往往忽视了当下的“投资建设”。打个比方,很多胸怀大志的青年,常满腔热血地论述着他们的所要所想,通常是站在一个没有主控权的角度去评论事实的真相。“是与非”备受关注,然而如何踏实地实践却是迟迟未能有个解答。

其实,每个人所抱持的观点不一样是必然的。核心的是,你的观点建立在什么样的一个基础上。比方说,你是站在“欲改革政策”的角度,还是“对制度不满”的角度是有落差的。就像在探讨政治的时候,往往有一群路人用置身事外的态度去批判当事人。我们苟且不谈,他们的观点又何其确实中肯,而我想要关注的是,社会的改革固然不能埋没人民的声音,但欲立竿见影,不从“富建设性”的考量出发,我们永远永远都会卡在只闻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的被动局势。同样的,在展望未来的当儿,千万别忘了踏实些,用心的思索。很可惜,对于连思索的能力都成问题的新生代,这还真的不是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