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November 7, 2009

三种人

生活方式是决定人生方向的根本。换句话说,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,无论大或小都会对你接下来的际遇有所牵连及影响。有人说,一秒之间的决定,可以改变一生,就是这回事。战乱的时代,一个去从军的决定,会让那个人从此以后都回不了家乡。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,事情的发生,不止没惊喜,而且往往都能“被安排”。因此,就给了大家一个错误扭曲的观念:“我现在做什么决定,不会有什么大影响的”。

反之,不止所作的决定会影响接下来的遭遇,连你的想法,你的价值观,你的感受及你的期望也将深深地刻画着你会有怎样的一个未来。你若停止思索,你将庸庸碌碌地过一生。你若停止成长,结局也一样。

我给大家一个比喻。社会中有10%的人是卓越的人,10%是寄生虫而剩下的80%皆是平庸的人。其实,无论你怎样懒惰,怎样“做错决定”,我们也将自动地被编排至“庸俗”的那型。因为,我们活在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,不但有机会受教育,还有机会目睹很多可以激发思考成长的事情,简单一句:“再差再糟糕,也死不了”。

但,还在织梦年龄的我们常常恐惧自己将沦落到最差劲的10%(因为父母是这样说的),而强迫自己跟随大队,“反正要死大家一起死”。最后当然没那么差,但一定没啥成就,庸碌成了你的代号。 我本身非常欣赏“有主见有行动”的年轻人。有着独特的见解不在话下,懂得捉紧任何的机会学习及发挥,并乐观地展望辉煌的将来。但不可忘记的是,要成为那卓越的10%,光拥有上述“优秀生”的特质是不够的。 更重要的是,你怎么“生活”。

回到生活方式这个部分,我们姑且把生活分割成五大区块。
“参与者心态”所进行的活动,将占你的生活的五份二。
“成就者心态”的将占据至少五份四。

给大家一个例子: 费利普的生活:“上课,补习,运动,打电动,休息。” 所以,以学术的层面去预想费利普的未来,上课及温习只占了五份二,他大可能只是个庸碌的普通人。因为参与者心态不可能造就卓越的成功人士。

有时候,我们很想扩大我们的学术层面,即从五份二开拓至五份五,以为这样就一定能成功。但也错了,要勉强一个人从参与者心态转化成成就者心态,比重新塑造那个人更为困难。因此,把自己放在“对的位置”成了首要考量。 你的生活,是怎样分配的呢?

上课,温习,交际,交际,休息?
上课,音乐,电影,交际,交际?
上课,温习,上课,温习,瘫睡?
交际,交际,运动,上网,上网?
上课,成长,音乐,运动,交际?

4 comments:

  1. 若都把'上课,成长,音乐,运动,交际,温习,电影,上网'都當着是學習﹝不是学术),如何分配已不是重点。
    你认为是嗎?

    ReplyDelete
  2. 到处留心皆学问,一直是我的生活原则。而我也深信一个人在生活中学习,最能丰硕他的生命。但想要指出,当今很多时下的年轻人,都缺乏一种调和身心状态的能力,不止容易受环境因素左右,连自己想怎样都不清楚。所以,这样的分配的目的,是(一)更清楚知道自己可以怎样掌握并改变生活方式(二)在生活中多加一些纪律,来提醒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该怎么达到(三)透过拟定的过程。多加留意自己现今的生活习惯,并小心地思考自己的目标该怎么设定。嘻嘻!

    ReplyDelete
  3. 你应该当个作家吧, 欣赏你的态度和你的文法, 希望我们能在音乐上有合作的机会哦。。。

    真希望有你为我的歌曲加分

    ReplyDelete